了解乌孜别克族历史、服饰、风俗、特点

时间:2025-04-10    浏览:87 次     来源:啊友说故事

一、历史

  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、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(钦察)汗国的乌孜别克汗。15世纪时,金帐汗国瓦解,部分居民迁到楚河流域,留在这一地区的各种来源不同的牧民被泛称为乌孜别克人,并组成了乌孜别克联盟。15世纪末16世纪初,这部分乌孜别克游牧部落南下,进入了中亚农耕区,占领了布哈拉、撒马尔罕、希瓦、乌尔根奇和塔什干等城市,和当地操突厥语、从事农业的居民相互融合。

  乌孜别克族的先民很早就从中亚迁入新疆。中亚河中地区与新疆毗邻,两地地理环境相似,由于经济生活的需要,两地居民有经常性的交往活动。乌兹别克古代长诗《亚迪卡尔》详尽地叙述了约在14、15世纪钦察克普恰克乌兹别克人有组织地迁居新疆的艰辛过程。元代,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人沿着古代“丝绸之路”经新疆到我国内地经商。从16世纪至17世纪,乌孜别克人商队以新疆叶尔羌为中转地,经营丝绸、茶叶、瓷器、皮张、大黄和各种土特产。有的还道经阿克苏、吐鲁番至肃州(今甘肃酒泉),将货物转销内地。自此来自中亚的乌孜别克人开始居留于新疆一些城市,而且人数逐年增多。

  18世纪50年代,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贵族集团的叛乱,与浩罕建立了外交关系。在这以后的不同时期,直到20世纪初,仍不断有安集延人迁入并定居新疆,这些人中除商人外,还有农民、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。


二、服饰

  乌孜别克族的服饰华丽精美、别致美观,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点。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,称为“朵帕”。花帽多为硬壳、无檐、圆形或四棱形,四棱角的可以折叠。男帽布料采用墨绿、黑色、浅蓝色,女子则喜用白色、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。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各种几何与花卉图案,做工精巧。

  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长度过膝的长衣,有两种款式:一种为直领、开襟、无衽,在门襟、领边、袖口上绣有花边,衣服上有花色图案,十分美观;另一种为斜领、右衽的长衣,类似维吾尔族的“裕袢”。腰束三角形的绣花腰带,一般年轻人的腰带色彩都很艳丽,所穿衬衣的领边、袖口、前襟开口处都绣着红、绿、蓝相间的彩色花边图案。老年人则爱穿黑色长衣,腰带的颜色也偏于淡雅。此外,男子还喜欢腰际携挂工艺精美的小刀。

  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、连衣裙等,老年妇女穿的连衣裙一般褶多宽大,颜色单调;青年妇女穿的连衣裙色彩艳丽,胸前绣有各样的花纹和图案,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。妇女穿的冬装除毛衣、毛裤、呢子大衣之外,一般喜欢穿狐皮、裘皮大衣,显得气质高雅、雍荣华贵。她们还爱穿名叫“魁纳克”的连衣裙,宽大多褶,不束腰带,有的在连衣裙外再穿各种颜色坎肩,也有穿各式各样短装的。出门时,妇女要穿斗篷、蒙面纱,从头到脚都不能外露。此外,妇女还穿手工做的高筒绣花皮靴,称为“艾特克”。


三、风俗

  乌孜别克族十分讲究礼节、注重礼貌。人们之间相助为乐、舍施为荣、友善为快。年长者被称为“阿喀”(哥哥)、“阿恰”(姐姐),年轻者被称为“吾康”(弟弟)、“森额尔”(妹妹)。平常人们见面都要热情问候。按传统习惯,男子见面时把右手放在左边胸前,点头鞠躬,并致问候;平辈女子相见时双手抚胸鞠躬问候,有时还拥抱;长辈一般吻幼者脸颊而互致问候。

  乌孜别克族人尊重老人、崇尚学识。老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社会地位。众人相聚时要让老人先说话,出门时要让老人先走;骑马时如果两人共乘一骑,一般都请长者骑在前面,晚辈坐在后面;吃饭时老人坐在上座,小孩坐在下席;晚辈不在长辈面前饮酒吸烟;路上相遇时,年少者为年长者让路。有学识的人被认为聪明、灵异,同样受到尊敬。

  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“圣纪节”、“肉孜节”、“古尔邦节”等,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。其中,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。过“肉孜节”前的斋月里,成年人都要封斋。吃斋饭时,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,如有客至,主人要热情款待。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,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“那仁”。每年春季,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“苏麦莱克”仪式,届时以村为单位,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,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。在此过程中,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,预祝风调雨顺、人畜两旺。

  在婚俗方面,乌孜别克族按传统习惯,男女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,即兄姐未成婚,弟妹不得娶嫁。男女联姻一般要经过订婚、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。乌孜别克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,良宵之夜灯火通明,女家以美味的抓饭招待客人。结婚仪式之前,男女双方父母要和媒人一起协商“讨休钱”,即结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离婚时,男子必须付给女子的款项。对于乌孜别克族来说,离婚是相当可耻的,夫妻离异的现象极为少见。


四、特点

语言:乌孜别克族有本民族的语言,即乌孜别克语,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。乌孜别克语与维吾尔、哈萨克、塔塔尔等语言有亲缘关系。

人口与分布: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,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伊朗、阿富汗等国家。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县、市,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,少数在农村,主要分布在伊犁、喀什、乌鲁木齐、塔城等地。

经济生活:乌孜别克族主要从事商业、手工业和畜牧业。他们善于经商,历史上曾以经营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等商品而闻名。同时,他们也从事畜牧业,养殖羊、牛、马等牲畜。

文化艺术: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,热爱生活。他们的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,常常在节日和庆典中表演。此外,乌孜别克族还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和传统手工艺。

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磅礴新疆